以塔为家 昆明这对夫妻十余年坚守书写绿水青山答卷
以塔为家 昆明这对夫妻十余年坚守书写绿水青山答卷
以塔为家 昆明这对夫妻十余年坚守书写绿水青山答卷
在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街道的群山之巅,144瞭望塔与(yǔ)114瞭望塔如同两柄利剑直插云霄。这里没有车水马龙,没有都市(dūshì)繁华,唯有呼啸的山风与寂静(jìjìng)的林海相伴。护林员杨长青、杨翠珍夫妇,用十余年的光阴,在这两座塔中(tǎzhōng)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绿色守护篇章,成为守护绿水青山最坚实的“安全(ānquán)哨”。
以塔为家:24小时轮值(lúnzhí)织密防火网
144瞭望塔地处(dìchǔ)昆明北市区制高点,山高路险、条件艰苦。每年长达6个月的防火期中(qīzhōng),夫妻俩24小时轮流值守,观测(guāncè)方圆数十公里林区。
在这里,杨翠珍既是观测员,又(yòu)是后勤保障员,用简单的食材操持一日三餐;杨长青(chángqīng)每日巡山步行(bùxíng)3万余步,十余年磨破的鞋子(xiézi)不计其数。面对大风中塔身摇晃、寒冬里刺骨孤寂,他们始终紧盯火情,累计精准上报火险百余次,为应急处置争取黄金时间。
从“夫妻档”到“独行侠”:初心不改续写(xùxiě)坚守
随着年岁增长(zēngzhǎng),杨长青转至更偏远(piānyuǎn)的(de)114瞭望塔独自值守。63岁的他仍保持着日均10小时巡山强度,两个月驻守塔内(tǎnèi)不归家成为常态。一本字迹工整的巡山记录簿,记录着他十余年如一日对沟壑林地的巡查轨迹。面对缺水缺电、与世隔绝的艰苦,他说(shuō):“只要还能出力,就要守好这片林子。”
这对护林(hùlín)员夫妻用平凡书写不凡,将青春融入青山。十余年间,他们走过的山路可绕地球数圈,观测(guāncè)过的林地未(wèi)发生重大火情。正如杨长青所言:“护林没有豪言壮语,唯有日复一日的脚步。”
这对护林员夫妻的(de)故事,不仅是他们个人(rén)坚守的见证,更是万千基层林业人守护生态安全的生动缩影(suōyǐng)。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默默奉献的人,才让昆明的绿水青山得以安然无恙,生态家园才更加美丽和谐。
云南网记者(jìzhě) 彭锡 通讯员 李平


相关推荐
-
冲击米兰冬奥会 隋文静韩聪复出
-
一名社区民警的“马拉松”坚守
-
浙江平湖版“水饺皇后”:她来平湖8年,包出了7000000只饺子
-
NBA球星文班亚马要在少林寺闭关修行?少林寺回应
-
浙里村咖有哪些“自在”玩法,来潮新闻“吃货圈”秀一下
-
桂阳县:阶梯育德 礼润童心
-
“公交婚车”承载文明新风
-
深夜偶遇“朋友圈”走失老人,细心护士助其平安归家
-
渝水区全面开展地下空间专项整治行动(图)
-
荡漾着生活的浓浓诗意——评原创话剧《买河村的七月》
-
冲击米兰冬奥会 隋文静韩聪复出
-
一名社区民警的“马拉松”坚守
-
浙江平湖版“水饺皇后”:她来平湖8年,包出了7000000只饺子
-
NBA球星文班亚马要在少林寺闭关修行?少林寺回应
-
浙里村咖有哪些“自在”玩法,来潮新闻“吃货圈”秀一下
-
桂阳县:阶梯育德 礼润童心
-
“公交婚车”承载文明新风
-
深夜偶遇“朋友圈”走失老人,细心护士助其平安归家
-
渝水区全面开展地下空间专项整治行动(图)
-
荡漾着生活的浓浓诗意——评原创话剧《买河村的七月》
-
冲击米兰冬奥会 隋文静韩聪复出
-
一名社区民警的“马拉松”坚守
-
浙江平湖版“水饺皇后”:她来平湖8年,包出了7000000只饺子
-
NBA球星文班亚马要在少林寺闭关修行?少林寺回应
-
浙里村咖有哪些“自在”玩法,来潮新闻“吃货圈”秀一下
-
桂阳县:阶梯育德 礼润童心
-
“公交婚车”承载文明新风
-
深夜偶遇“朋友圈”走失老人,细心护士助其平安归家
-
渝水区全面开展地下空间专项整治行动(图)
-
荡漾着生活的浓浓诗意——评原创话剧《买河村的七月》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